股骨头坏死主要是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,可根据有无创伤史而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。前者由骨内、外血液供应的阻断所引起,如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等。而其他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皆归于非创伤性骨坏死。其中,激素和酒精所引起的骨坏死约占全部病例的2/3;其他1/3与痛风、镰状细胞性贫血、减压病、高雪病、辐射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等有关;如无诱因可查,则称为特发性股骨头坏死。对股骨头坏死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分期,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。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、体格检查、X线和磁共振成像(MRI)检查,其他辅助检查方法还包括放射性核素骨扫描、CT及股功能检查等。由于MRI最敏感,而且结束可靠,故是目前用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最佳检查方法。股骨头坏死的分期,以往多采用Ficat分期法,但有其局部限性。1997年,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(ARCO)确定了国际股骨头坏死分期标准。
目前,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仍是骨科一大难题。 股骨头坏死多见于24-45岁年龄组的青壮年病人,因而保存髋关节和骨储蓄的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。其不仅具有缓解症状,恢复功能,而且可推迟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时间,避免复杂的翻修手术等优点。股骨头表面置换术适用于病变达III期以上的年轻病人,病变范围小于50%。疼痛影响髋关节功能。